炎热的7月,位于江都经济开发区的华彩光电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内一片忙碌,一颗颗电子芯片与荧光粉、特制胶水完成混合粘结,随后在焊接设备上与金质丝线焊接,形成一粒粒灯珠。这些灯珠再经过纳米化处理,将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终端产品进行不同尺寸、形状的组装后,远销世界各地。企业1-6月开票1.45亿元,全年预计开票2.8亿元。
不远处的长江岸边,今年5月份刚迎来15岁生日的扬州中远海运重工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抓进度、赶订单。今年企业预计可实现工业开票销售约46.5亿元,在手订单已经排到2025年......
企业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背后,是江都经济开发区吹响“二次创业”冲锋号的一个缩影。“作为江都区经济建设主阵地,今年以来,江都经济开发区坚持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强化项目招引,加大技改投入,优化营商环境,工业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江都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大桥镇党委书记刘晶晶介绍,今年1-6月份,江都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253.1亿元,同比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25.04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工业投资19.78亿元、增长2.48%。
抓项目:整合力量,力争100亿元重特大产业项目实现突破
造球盘上方的传送皮带不停地向造球盘内输送矿砂,通过圆盘转动逐层粘结粉料形成生球,再经过多道工艺后,形成高品质氧化球团.......这是记者在扬州泰富特材看到的场景。
扬州泰富特材,是江都区首个开票销售过百亿元的工业企业,去年实现开票销售156.3亿元,同比增长20.4%。今年上半年,随着两条年产300万吨高品质球团生产线满负荷运行,扬州泰富特材产销两旺,球团计划产量完成率为103.38%,销售计划完成率为102.7%,开票销售突破88亿元。目前公司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二期产能提升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项目投产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公司产能。
大项目是经济稳增长的“定海神针”,也是发展高质量的“强力引擎”。扬州泰富特材,只是江都经济开发区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生动注脚。
近年来,江都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招商立园、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招引推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落地生根、投产达效,为区域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提供重要支撑和不竭动力。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今年以来,江都经济开发区新签约百识电子半导体、南京宽能半导体等12个专精特新项目,总投资超70亿元;新开工迅维电子年产100万平方米pcb板、tws无线蓝牙电子设备制造等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超38.7亿元。
已投产项目形势喜人,在建项目如火如荼,重大项目布局亦是一片大气象。
“一批批落地生根的项目,是江都经开区一个个新的硬核增长点。”刘晶晶表示,园区将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继续整合力量,精准招商,主攻高精特新项目、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大体量项目的招引。力争全年新招引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8个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重特大产业项目1个,100亿元重特大产业项目实现突破。
促转型:从“重”变“轻”,集聚高新技术企业
在位于江都经济开发区的江苏迅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块块覆铜板经过切割、压膜、曝光、蚀刻等复杂工艺,加工成规格不一、外形多样的印制电路板,也就是芯片的载体。在这里,每个月有3万平方米的印制电路板下线,面积相当于4.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一旁的转孔车间,一只只高速转动的钻头在一片片铜板上打孔,这是企业新添置的六轴全自动钻孔机。“使用了新技术,增添了新设备后,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公司总经理梁金魁说,完成设备智能化改造后,今年1-5月,公司实现了开票销售9千万元,全年计划冲刺开票销售4亿元。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正加快二期项目投资进度,产品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包括5g通讯基站等市场。
江苏迅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加速技术创新,是江都经济开发区加快转型发展的一个鲜活细节。
园区发展,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江都经济开发区是江都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产业发展主要以特钢、特材、特船行业为主。去年,特种材料、特种船舶、特种医化产业累计实现开票销售450亿元,占比四分之三,“3特”百亿产业集群正加速集聚。
然而,耀眼成绩的背后,江都经济开发区也清楚地看到,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园区主导产业虽已普遍成熟,但总体还不够前沿,存在缺链、缺配套、缺核心技术、缺领先成果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近年来,江都经济开发区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高新产业加快集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高新“翅膀”。
“这几年,面临生态沿江大保护,园区关停了高能耗低产能的30多家小化工企业和17家小船厂等企业,持续招引高新技术企业。”江都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大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邱云祥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企业比重已从10%增长到30%以上,园区产业正在从“重”变“轻”,力争到2025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突破50%。
优服务:破除“难点”“堵点”,区域营商环境焕新韵
去年11月29日,总投资4亿元的盈峰材料华东生产基地在开发区落成投产。该项目从项目签约、开工建设到顺利落成,前后仅用了1年时间,跑出了当年开工建设、当年竣工的“盈峰速度”“江都速度”。
“我们在项目洽谈前期就与相关部门协同摸排各种审批事宜,并提前介入,疏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审批局‘店小二’服务站,更是派出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实行帮办代办,从项目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仅仅用时65天。”江都经济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企业而言,项目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盈利。项目招引过来后,必须以最优质的服务让企业家放心、舒心。
盈峰材料华东生产基地项目只是江都经济开发区通过提升服务效能解决企业发展痛点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江都经济开发区围绕“二次创业”“二次振兴”,通过提升发展软环境和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要素供给,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加快集聚。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还有接地气的惠企服务。“我们推行‘一企一策’制度,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江都经济开发区招商五分局局长杨亚男表示,江都经开区为园区企业均配备了一个挂钩领导、一个服务团队、一个推进方案,每位挂钩领导会不定期上门,询问企业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江苏天和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原料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发达国家。由于以出口贸易为主,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疫情带来的物流成本上涨给企业带来不少困扰。为此,江都经济开发区专门成立了一个24小时在线的物流专班,专门帮企业解决运输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落实挂钩联系、集中会办、‘项目专班’机制,疏堵点、破难点,加快中远海运lng船舶、长青农化腾退搬迁等重大项目实施,确保百识电子(总投资20亿)、宽能半导体(总投资14亿元)、华彩光电(总投资5亿元)等在手高项目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刘晶晶表示,锚定国家级经开区创建,将进一步推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全面突破,现有主导产业加速转型,城乡综合载力明显增强,区域营商环境焕发新韵,奋力蹚出一条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之路。